有人说我是标题党,那么何为「好标题」呢?

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,到底什么叫做「好标题」呢?

对于任何一个内容创作者,尤其是图文作者而言,起标题这件事从来不小。

甚至可以说标题这玩意一直在困扰着我,每当看到有小伙伴留言对标题不满时,我都会认真反问自己一句,我是标题党吗?

是,但也不是。

今天,就让我们聊聊标题这个事。

可能是我钻了牛角尖了啊,陷在了这个问题里,所以这篇的内容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争议,大家也可以来一起探讨一下。

熟悉我的老粉应该知道,我之前是做搬砖出身的,但就纸媒定标题这件事,向来没有统一的说法。

以我的经验而言,都是供稿之初先自己拟定一个标题,然后交给编辑进行修改。

当然,有些「重要」的稿件,是连标题在内一个字都不让修改的,当然,这也省了脑筋了。

这时的标题要符合自家的调性,断不敢有出格之举。

至于做公众号,确实是我拍脑袋决定的,一方面是我实在手痒,想写点什么东西,另一方面确实是我喜欢玩机,喜欢倒腾这些软件,然后定了方向。

但当时的我哪里想过,从纸媒到网媒,标题的变动是翻天覆地的。

在纸媒时代,我认为所谓的好标题更像是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,一个标题的重要性远不及现在。

无论是买报纸,还是买书,买杂志,只要你翻开,标题下面就是正文,只需往下扫一眼大致就知道文章内容,这其中不需要有二次互动,所以作为读者,相对付出的成本和心理压力并不大。

这时的纸媒没有阅读量、没有打开率、没有点赞率的流量焦虑,标题更多的是作为浓缩了整篇文章精华的载体。

当然,不是说标题不重要,反而在传播这件事上,标题很重要。

大家都知道王小波有本书叫《黄金时代》,知道库布里克有个电影叫《洛丽塔》吧,但你又知道这些作品的别名是什么吗?

《黄金时代》 -> 《王二风流史》

《洛丽塔》 -> 《一树梨花压海棠》

我们扪心自问的说,前后两个标题哪个更能吸引到我们呢?

好吧,我摊牌,我是后者。

其实如果你看过这些书和电影,可能还会喜欢上前面的标题,但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人来说,毫无意义。

真不知道,如果当年曹雪芹真的写完了《红楼梦》,在传播过程中,会不会有人为了传播给它起名叫《密院佳人传》或者《我和数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》。

但在这之中,标题有多重要可想而知。

过去报纸、杂志和电视盛行的那些年,我们总是习惯拿出整块的时间,沉浸式地接受上述媒介所送来的信息。

但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,没有门槛限制就能获取的信息,在扁平网络上以爆炸的形式推送到了更多人面前。

可非新闻网站并没有新闻采写的资质,只能转载做个掮客,为了内容传播,就只能从标题上下功夫,一来二去之间纵容了「大胆」标题的存在。

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人都可以做「记者」,反而流量成了头上的紧箍咒,为了迎合更多的人,为了满足看客不断被拔高的阈值,渐渐滋生出满是欲望的标题。

其实作为读者,小小的手机上,我们看到的信息流里往往只有一个标题,没有导语、副标题这些信息的补充,更没有扫一眼的机会。

无论你的内容有多精彩,对于用户来说,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无数个同类内容,标题是唯一的入口,一个标题直接决定着这篇文章是无人无津还是万人追捧。

面对这样的标题,是点开还是不点开呢,似乎有一种开盲盒的纠结。

要知道,现在的注意力可是很昂贵的,如果点开就要忍受煎熬,哪怕只是半秒钟,都对自己是个伤害。

更何况赶上网速不给力,还要忍受半天开盲盒的时间成本。

就拿我最熟悉的公众号来说,订阅栏里所有文章都是一文一图的结构,能吸引大家的也唯有标题和封面图了。

封面图这个咱们暂且不说,标题是妥妥的信息入口。

还记得当年的咪蒙吗?

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过,说她的公众号推文标题,需要经历三个步骤才能真正确认。

首先,由她和实习生为一篇文章选取 100 个备选标题,然后初筛到个位数,再放到多个群里投票,最后根据投票结果拍板最终的标题。

麻烦吗?是真麻烦。有效吗?是真有效。

从 UC 震惊部,到咪蒙情绪所,再到某些官媒的「刚刚」体,每一个「精致」标题的背后,都是精心策划的陷阱,也都是挖空心思的「精华」。

是的,哪怕他们成套路,成体系了,我们看到的每个标题,背后仍都是无数次的 A/B test,你说,能不抓眼球吗?

在这一点上,还真是应了那句话:你必须十分努力,才能显得毫不费力。

虽然不想承认,但现实情况就是,「标题党」往往是有效的。

偷偷问一句,大家知道我们网站推文的标题最多支持多少个字吗?

有人说我是标题党,那么何为「好标题」呢?插图

别震惊,就是 64 个。

但哪有人真的会用 64 个字符,去详细描述文章内容呢,就算有,也很容易被大家所略过,留下作者黯然销魂。

说个亲身经历,我就曾经花了数天,评测了 N 个同类工具,良心满满的攒了篇稿,却因为标题没定好,导致看者无几,这都是常事。

如果单说纸媒和网媒的呈现方式不同,导致了标题党泛滥,这并不严谨。

真正要命的是,网络媒体第一次让量化指标衡量的传播效果透明呈现在前台,说人话就是,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文章的点击率,在网站上就是阅读量。

如此一来,相互之间都是透明的,你就得光着膀子跟同行肉搏了。

因为阅读量直接显示着你的传播效果,进而也能评估出你的商业价值,纸媒时代,考核编辑只看组稿数量,从来也不可能把传播效果纳入考核体系,可如今,自从有了阅读量,你没写出过「10 万 +」,你也配叫小编?

早年间,电视媒体兴起后,收视率成了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,一切都向收视率看齐,以至于成了「万恶之源」,可收视率时代,受众看不到数据,远没有如今阅读量这么咄咄逼人,让人喘不过气。

当然,除非你是个佛系运营者,把自媒体当作日记写,就是随意,就是玩儿,不过,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。

我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想和大家说一件事,在新媒体时代,在这个只能通过标题这个小小的入口来展示自己内容的时代,标题党是不可避免的产物,无解。

尽管我自认已经在努力平衡流量和内容了,但每个人对于标题党的标准不同,所以说我是,我也认。

但,到底什么才算是好标题?

我现阶段的答案是,在保证文章内容质量的前提下,起一个能和内文呼应,最少最少做到逻辑自洽,自圆其说,为文章争取到最大曝光量的标题并无不妥。

说实话,大家都在卷,卷内容也就罢了,把优质内容推送给大家本就是我们的初心,但还要和标题党卷标题,真心很累。

其实我是想说,标题党最大的诟病,就是勾起了大家的欲望,然后一次又一次货不对板地弃内容而不顾。

或许真的有劣币驱逐良币,但良币永不眠,大概就是这个道理。

写了快 4 年,累归累,但我始终相信,优质内容才是你我之间最有力的连接,去寻找更有用的工具,去评测更好用的软件,去写出大家都看的懂的教程,去发掘更有趣的故事,是我开号以来一直的想法,因此,在文章质量方面从未有半点松懈。

或许大家也能感觉到,最近我写软件较少,评论类的选题渐渐增多,一方面确实是眼前一亮的软件不多了,另一方面则是,除了软件之外,我还有不少别的话题想和大家聊聊,小伙伴们还得常关照着,常来串门,常来留个言,点个赞。

您要是实在没空也没关系,打开文章直接拉到最后,点个赞也行,文章嘛,看不看随意,您该忙忙您的。

不过您要是文章也不看,也不来赞,那多不合适,交朋友嘛,不能坏了章法,您说是吧?

免责声明:

本站提供的资源,都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,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。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,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,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,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/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该程序,请支持正版软件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侵删请致信E-mail:230111222@qq.com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